|
193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时提出“小先生制”,推行孩子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即学即教。为传承内化本土文化的“小先生制”教育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同时全面落实宝山区“八五”普法规划,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区司法局、区教育工作党委、团区委、区党建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法治宣传‘小先生’”暑期法治实践活动。活动以“‘典’燃青春,强国有我”2023年宝山区高中生法治辩论赛为契机,选聘17名“最佳辩手”为“法治宣传‘小先生’”,与上海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携手,以朋辈教育“传帮带”的形式带动更多青少年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和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活动前期,上海政法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朋辈导师”和区骨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小先生”们开展为期两天培训,对法律知识、小学生课堂授课方式等理论和实操予以专业指导。“小先生”们精心备课,将深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内化为小学生们能接受的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内容。近日,“小先生们”走进爱心暑托班开展教学实践。自上海市吴淞中学的单正怡、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的潘婉淑、同洲模范学校的尹艺潞来到吴淞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吴淞坊、三营房双拥小苑等办班点,为4个班次的小学生带来《争做小小网络审核员》网络安全普法小课堂,以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猪猪侠”为第一视角,选取网友转账、游戏防沉迷、反邪教等真实案例,引导教育孩子们及时识破网络骗局,实现安全上网。来自上海市宝山中学的杨政文、上海市顾村中学张予涵、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的滕爱语、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的祁豫来到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为4个班次的小学生带来《我是小小调解员》民法典侵权知识小课堂,代入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的场景,通过对噪音扰民、宠物伤人、高空抛物等案例的讲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侵权的含义、形式和危害,并告诉孩子们面对侵权行为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小先生”和小学生们积极互动,反响热烈。小学生们表示:“大哥哥大姐姐们风趣幽默,和蔼可亲,把复杂的法律知识通过卡通形象和动画视频教给大家,拉近法律和我们的距离。”“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活动结束后,“小先生”单正怡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引用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作为自己的真切感受。她表示:被聘为宝山区“法治宣传‘小先生’”,不仅加深了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和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在给小学生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接下来,宝山区司法局和教育局将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宣传‘小先生’”活动,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识,让更多青少年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宝山区司法局各司法所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暑期法治活动一起来看看吧~罗店司法所为爱心暑托班带来“小小法医职业体验”“模拟法庭”两堂法治主题课,通过沉浸式体验法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等职业,切身感受到法律庄重威严、司法公平公正,还通过校园欺凌的真实案例讲解,为学生们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不可为”,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张庙司法所邀请专业律师为爱心暑托班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课堂,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解析了相关法律概念,教育青少年在遭遇侵害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此外,司法所还到泗塘三村居民区开展“快乐放暑假 安全不放假”暑期安全主题法律宣讲活动。围绕“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网络安全”等主题,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淞南司法所邀请专业律师为爱心暑托班带来“我是校园新时代网民”法治教育课,将什么是网络安全、防范网络沉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网络欺凌等安全问题生动呈现,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成为新时代合格网民的种子。庙行司法所会同派出所,在共康雅苑、九英里等居民区为社区学生开展预防溺水、交通出行安全、网络诈骗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孩子们安全意识,让孩子们拥有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通讯员:盛苏敏编辑:肖璐 |
|